访谈|DRG对康复科的影响:医生、医保局和患者,三方开始对立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4-26浏览:3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

今天刷到了一篇关于访谈DRG下亲历医改的医生、就医受到影响的病人和家属的推文,该推文来自深蓝宝,以下为内容:

1、问康复科医技:医保DRG控费之下,长期治疗人群将首当其冲

九九(化名):我是上海一家私立医院的康复科医技,目前在上海的话,DRG还没有大规模地推出来,市中心的几个区域已经全部开始改革了,包括康复类的,但是郊区的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开始,但肯定后面是要全面推行的。

深蓝保:作为医护人员,对医保改革是什么看法?

九九:感受上肯定是没有那么好的了,受到的限制和管控是越来越多了。

正常的逻辑,应该是医生为了患者,然后医保局也为了患者,对吧?但现在有点像是医生、医保局和患者,三方开始对立了,我感觉是有这样一种对抗情绪在里面的。

因为现在是以控费的名义,去限制患者的一些药品或者治疗手段,即使医生想开药也没办法。但家属可能就不清楚这些情况,他们会觉得是医生的问题,然后三方就会有一些矛盾。

深蓝保:医保DRG对于私立医院的康复科,目前有什么影响?

九九:在改革之后,康复类每天的医保报销额度大概是在一千八九的样子,如果超过的话,可能就不能报销了(但也许有次数或者天数限制,不同项目限制也不一样,以医院实际报销为准)。

从康复科的角度来说,不到两千的额度肯定是不够的,因为一些康复类的病人,他们的病程是会很长很长,它不像临床类的手术,可能几天就能出院了。一旦转到下级康复医院之后,这个病程就会非常漫长,比如脑卒中后遗症这个病,快的话也得三个月到半年,慢的话可能就3年甚至6、7年。如果是这种情况,医保基金肯定是不会允许支撑这么久的。

我认为医保它的改革方向偏向于“有价值的医疗”,我打个比方啊,金额不用深究:

假如这个病人刚发病,那医保愿意给ta报80万去治疗,如果说ta治好了,那医保会觉得这个钱花得值,但如果是第一年花50万,第二年花40万,第三年30万……一直都没有好转,那医保可能就不太愿意支出这笔费用了。

深蓝保:如果医保后续不能报销的话,是需要病人自费吗?

九九:这个其实就看家属自己本身的意愿了,如果说愿意的话,那可以走一些自费的渠道,那如果说ta不愿意,可能就会相对的减少一些项目的支出。

比如说原来我做10个治疗项目,然后后面有6个项目医保不报了,只报销4个,那如果家属愿意的话,可以自费那6个项目,如果不愿意的话,那就只开4个项目继续治疗。

对医保基金来说,一下子砍掉好几个项目之后,它的负担也会大大减轻。

2、陪家人看病:感觉就医流程变简单了,费用也降低了

肖女士:我是经常带家里人去看病的,所以比较清楚这一块。就在上个月吧,有天晚上8点左右,我家老人突然觉得上腹比较痛,我赶紧带去三甲医院看急诊,发现流程好像不太一样了。

深蓝保:那这次看病具体有哪些变化?

肖女士:这次去急诊,医生先安排去抽血,排查是不是急性胰腺炎,然后又做了心脏这块的检查,可能急诊医生认为这两块是比较要紧的。排查过后,发现这两项都没什么问题,他就说:“你们回去吧,明天再来看个消化科。”

我们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就问:“怎么不照个CT看看呢?”得到的回答是说我们没有照CT的指征。我就觉得这个还蛮奇怪的,因为以前去看病,不用我们说什么,都会马上给开个CT的。

肖女士:第二天我们就去挂了消化科的号,然后这边也是说不开CT,如果要开就得全自费,如果还想走医保的话,那就得一项一项检查。我们首先是照了B超,排查出不是胆结石,然后是做胃镜,发现有一点溃疡,可能就是这个引起的,然后就按照胃病去治疗了。

所以我会觉得这次的诊断方式好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可能是一来就上大招,但现在是一层层地给它筛选下来,比如按最紧急、最便宜的方式去排除。

深蓝保:看病的开销和之前相比,有更低吗?

肖女士:整体的一个治疗费用是有在控制的,最开始急诊大概三四百块钱,第二天B超、全麻胃镜还有开的一些胃药,加起来大概一千多,医保还报销了一半左右。重庆人都有一种锚定心理,因为之前重庆的医保是不报门诊的,现在都多少能报一些,我们还觉得挺好的。(笑)

肖女士:关于医院开不了进口药这个问题,我感觉我们这边还好呢,因为这次开了一个治疗胃溃疡的药,一共14天的疗程,价格在400多块,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贵的了。因为我有在网上去搜,普通的也就五六十块,也是14天的疗程。

所以我是觉得,如果它要完全地控制药价的话,那其实完全可以开这些便宜的,这样看的话,重庆的医院还是能开出贵价药品的。当然这个也许和地域有比较大关系,因为重庆这边医保门诊的报销比例不高,所以即使开贵一些的药,医保出的钱也不多,那就开得了。

深蓝保:作为病人家属,你对医保DRG改革有什么看法?

肖女士:其实我的体验下来,看病流程简化了,花费也在降低,整体这个趋势是挺好的。

唯一有点担心的就是对商业保险的影响,因为我自己和家人都有投保一些商业保险,那如果因为DRG这个事情,造成我的商保报销不了的情况,那就会很麻烦。所以我也希望未来的保险产品能针对医保改革,也进行一些改进吧,或者让医保和商保能够衔接得更好。

在采访中,肖女士言语轻快地向我们描述了她和家人的就医体验。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似乎看到了医改积极的另一面,不仅省去了一些繁琐的检查项目,减少了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能在医院里买到贵价的原研药。随着医改的进行,相信也会惠及更多不同的人群。

康复哥观点:

康复病种的住院费用被哪些因素影响?无论实施按床日或DRG付费时,建议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功能相关分类为依据,关注康复效果

一文搞懂-康复科如何在DRG下适配临床路径

学习:DRG结算实施细则

康复到底怎么DRG?病人不理解没有康复好为什么要结账,可以交钱但是不出院,费用超了是医院的事,不关他的事

关于康复DRG的难题,DeepSeek给了一个解决方案

DRG改革在康复行业的影响尤为深远,它不仅改变了医保对康复治疗费用的支付模式,也使得长期康复患者的治疗路径和费用管理面临更大挑战。在传统模式下,康复治疗往往周期长、项目多,而DRG打包支付方式试图以固定额度控制费用,这就意味着医院在提供康复服务时必须在有限的医保报销额度内精打细算,从而可能导致部分必要但费用较高的治疗项目被削减或需要患者额外自费,这无疑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DRG改革促使医疗机构更加关注成本效益与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但在康复领域,由于病情复杂、康复周期长,如何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兼顾医保控费和服务质量,成为一个难题。

此举既可能引发医生在治疗方案选择上的局限性,也容易加剧医患之间对治疗质量和效果的分歧,形成一种新型的利益博弈格局。从更深层次来看,DRG对康复行业的冲击,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和费用的管理上,更暴露了整个医疗体系在应对长期、复杂康复需求时,如何平衡经济控制与人性化服务的根本矛盾,这种矛盾在未来的医改实践中仍需各方持续探索与调整。

来源:深蓝宝

最新文档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