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师在外听见呼叫医务工作者急救的广播,能不能去?该不该去?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4-13浏览:3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今天刷到了一篇帖子,帖子的主题是,有一位康复治疗师在外遇见了广播呼叫医务工作者急救时的纠结,最终犹豫再三,还是没去。

推荐阅读:

康复治疗师“正骨”出事!患者声称受伤,职业范围再次引争议

“2025年全球最佳医院”出炉,梅奥诊所依旧第一!他们的康复医疗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一文带你看懂|康复师在临床中可以做啥?不能做啥?哪些是越界行为?

收藏!康复治疗师规培方案

2025年第三期医保典型违规负面清单(康复领域)

一个康复科医生的无奈自白

 

她的独白是这样的:

当广播呼叫的时候,作为一名刚毕业不满一年的康复生,我的大脑在那几十秒闪过了许多种情况,他可能是什么症状?这个症状我该如何应对?我会应对这种疾病这种情况吗?我有把握应对吗?万一我不会治反而误了治疗的时机怎么办?万一我影响了专业对口医生对他的救助怎么办?

我是一个康复生,我的学位是理学学位,我甚至没有康复治疗师证,我只会听康复医师的话去给病人做评估做治疗,后续出了什么后果我担待得起吗?不光是病人,我的家庭承受的住吗?

16个车厢不可能没有临床医生在的吧?铁路局肯定有相关应对措施的,不用担心不用担心,呼叫喊了两遍就没喊了,肯定是有专业的人去了,我这个被称为“搬大腿的”小虾米就不要过去添乱了吧,要是给人家越帮越忙怎么办,唉!但是最后我还是没去,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想到自己四年学医也没学出来个什么,学的专业无法在公共场所帮助别人,这是不是违背了我学康复的初衷呢?非临床专业的医生遇到这种情况该何去何从呢?没有执医的医生遇到这种情况要不要去呢?

以下是网友的一些看法(笑发财了):

阿叔,我们先做个6分钟步行试验好不好?

就一掰大腿的,你去了现掰啊

羊角风你可以帮忙摁住,其他病扛大腿的力气没啥用

一个康复又没有执业医师证去干嘛说是医学生,在医院就是个技师,老好人不好当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救好了可能会感谢你,没救过来告的你倾家荡产

干啥去啊你是去测关节活动度还是给掰大腿

服务员去了干啥?

不建议去的类型:1.医技类人员,因为你没证,去了被告就gg;2.有证的,因为你只是有证,但是你不能保证你不会被告,被告你也是gg;建议去的类型:1.中级以上职称,因为他们工资高了,经得起被告;2.家里有矿,平铺一切问题,救,救就是一个字,救

别去

咱们是人类修理机,医护是人类抢救机,专业不对口的咱别去哈

治疗师在医院都没有医嘱权,没开医嘱都不能瞎做。出了医院还敢直接上

去给做个徒手肌力测评啊

不是我掰大腿的去干嘛

不去,康复又不能考执医

主要你去了会干啥啊心肺复苏动作都不一定能做对

我是康复学生,受过EMT训练。在机场一个大妈倒地了,周围就我一个懂医学知识的,我立刻冲上去帮忙了。我们的课程和临床轮转训练中很注重紧急情况的反应与急救知识,觉得很有帮助

这个行业为什么怨气那么大呢。。。呃,是有很大原因的。1.太累了,脑力➕体力劳动,操心➕劳身一天没有休息时间全负荷运转,而且还有夜间门诊和各种宣传2.工资太低了,比医生累,工资没有医生一半高。医院其他岗位的技师虽然工资也不高,但不至于那么操心,劳身3.大学学的东西,去了不让用,毫无一点权限,啥都不让干,权限被护士证完全覆盖。你扎针扎的再好,诊断的再好,再有经验,你也没资格做这些。如果想考个研,累的没时间考,还想干这一行就辞职去考个研当康复医师吧,权限覆盖治疗师,并且超过治疗师十倍以上

上去干嘛?给他做步态分析吗

我有医师资格证我都不去因为我啥都不会去了啥也干不成万一被赖上咋整

临床医师也不一定去,被告非执业范围行医就老实了

不能,因为不是真正的医生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况咱们康复没有行医资格证,只属于医技,再让人讹了,或者二次损伤,那就是医疗事故了

你不要去啊,你都没有执业的,非法行医

不要去,你又没执业医师资格证,人家好转夸你,严重了就告你非法行医

不要去,之前还是实习生的适合就问过我们老师,老师说不要去,我们没资格

我觉得的呢,网上很多有执业医师证去救的,最后都能变成被告人吃官司的事件都屡见不鲜,咱都没这个证,说难听点在医院了抗大腿给人腿掰折了,医院和科室还能给你兜着,在外面人抢救要是没救过来,又被人抓住又没执业证,我都不敢去想象,先别说法律怎么样,网上曝光都容易让人给你喷死,康复或者医技的就别去凑这个热闹了。(纯属个人想法,要救的请随意啊)

抬腿!抬不起来?3级以下,来你侧一下身我给你无重力测2级,怎么不动弹了?

最好还是不要去,真的会惹上一身麻烦的

测测肌力肌张力

我就学康复的,遇到这种情况咱还是乖乖坐位置上歇歇吧

不儿咱们是服务员老铁

咱连处方权都没有,人家要医务人员不是技师

咱们也算不成医务工作者呀,你是技师,你不是医师

笑死了我学康复在外都不敢说自己学医的怕有人让我看病我根本不会

去那干啥,测量关节活动度再尺偏桡偏操作一下?

你在想个啥?护士去都轮不到我们康复的去?去了添乱嘛,我们啥也不行

我也是学康复的,但我有急救证,肯定会去啊

我遇到过一次心理上过不去还是去了

这么说吧,医护政策没有算你,医护人员算你了

你跨错行业了,这个是执业医师要搞的事情,是临床搞的事,一康复的去干嘛?你去给他针灸一下,都说你非法行医

你有啥好考虑的,你一没有医师执照,二没有考资格证甚至没有足够的不同科室的临床经验,然后就算有证也没在执业范围内,哪还用的你考虑后续经济问题。

高铁上这种事处理很麻烦的,不仅仅是现场救人那么简单,救之前要签协议,救之后也要核查你的执业资格,如果不符合标准,你要承担法律责任,更别说万一患者是你不可控的情况,她有意外,你的责任就大了去了。另外,高铁对于这种事有应急预案的,如果没有人过去,就近联系医院救护车,是最正规的流程,患者不会出问题的。

拉舌头出来看看?

不该去,不能去,说难听点。咱一个搞康复的,有啥资格去搞“抢救”?

别去是对的,你去了待会让你拿出职业资格证啥的,你没有,还把责任推给你

别去,保护好自己,高铁有应急预案的,你不去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去做运动治疗吗,康复技师和药师甚至护士都去不了吧

你有医师资格证吗?你家里有钱吗?你以后不工作能生活吗?后两个满足一个条件你就去。

不去,广播呼叫是标准流程而不一定真的需要,去了还要登记执医证编号。乘务员会做cpr,真遇到事康复生也是什么都没学都不会。如果正好在我旁边我可以见义勇为,但是不能冒充正式医生跨车厢去凑热闹

你去给他来套理疗吗?不该冒的风险就别冒,保护自己

看的出来,大部分网友给出的答案是:别去!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一次急救呼叫下的个人抉择,更暴露出康复治疗师这一职业群体所面临的身份焦虑和产业困局。

康复治疗师的专业现状与定位困境

康复治疗师作为一个专业群体,长期以来被视为辅助临床医生的“边缘角色”。他们的培训侧重于康复评估、功能训练和后期管理,而急救、现场处置等内容则鲜有涉及。正因为如此,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急救广播时,康复生内心涌现出的疑虑和无力感,正是长期专业定位模糊的直接体现。

专业能力与责任界限不清:当前的培训体系很少涉及应急处置,导致许多康复治疗师在突发状况中难以迅速做出决策。面对急救场景,缺乏明确职责的指引,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救人与否”之间挣扎。

法律与职业风险:除了技能上的欠缺,康复治疗师还面临着执业范围、法律责任等现实问题。没有明确的急救权限和法律保护,使得他们即使有一颗救人之心,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康复产业的发展与行业瓶颈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康复需求的不断上升,康复产业正逐步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行业内外对康复治疗师的认知和定位却未能同步升级。

产业与教育的不匹配:市场上对康复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但现有的教育培训体系和行业管理却未能及时调整。这导致康复治疗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既缺乏应急技能,也没有一个行业共识来界定其在非常规情境下的职责。

行业生态的碎片化:在医院、社区康复中心与私人诊所之间,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急救场景更多依赖于医院内部的急诊系统,而非院外的康复队伍,这种分割使得跨界急救成为“灰色地带”,既没有制度支撑,也缺乏操作规范。

对康复产业未来的启示与改革方向

从这段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个体的无奈,更反映出整个康复产业在应对社会公共安全事件时的短板。为此,有几点值得深思:

明确职责与培训体系升级:在未来的康复人才培养中,应适当引入急救及现场应急处置的模块,使康复治疗师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有基本的判断和行动能力。同时,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需要共同探索制定明确的应急操作规范和责任界限。

构建跨专业协作机制:康复治疗师与临床急救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亟需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沟通与分工机制。只有在制度上明确各自职责,才能在紧急情况中形成互补,而不是各自为政。

政策与法律保障的跟进:针对非临床医务人员参与公共急救时可能遇到的法律和责任问题,有关部门需要出台更为明确的规定和保护措施。这不仅能够保护康复治疗师,也有助于构建全社会对医者仁心的信任机制。

结语

这段经历既是个人职业选择的缩影,也映射出整个康复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问题。只有在制度、培训、法律与行业协作等多方面进行同步改革,才能让康复治疗师在未来不仅能专注于康复工作,也能在必要时发挥出应有的公共急救作用,实现“救人于危难”的医者初心。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