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中国康复医院发展现状:投资成本高收益少、康复专科医师工作负荷最轻、床位使用率低等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4-13浏览:6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有关中国康复医院的调研数据:

康复医院作为专门的康复机构,承担着向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服务的功能,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凸显,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康复医院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作出了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康复专科医院近10年在资源配置及分布、运转负荷、医疗服务供给与经济运行及构成上的变化情况,明确原因,并进一步形成建议与对策,为康复专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推荐阅读:

傅利叶获8亿融资,是否预示康复机器人企业“集体失败”了?

7.44亿!翔宇医疗2024年度营业收入与去年基本持平,但净利润却同比下降超50%?

2024年康复产业投融资盘点:谁闷声发财,谁瑟瑟发抖?

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路在何方?

康复类数字疗法软件市场洞察: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外商独资医院,对于康复产业是引狼入室还是鲶鱼效益?

1、总体配置情况

通过对近10年年鉴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医疗资源总量方面我国康复专科医院的数量逐年增多至2021年末,我国拥有810所康复专科医院,其中300张及以上床位占10.25%(83/810),100~299张床位占49.13%(398/810),0~99张床位占40.62%(329/810)。

比2012年总数增加488所,其中100~299张床位数的医院占增长医院总数的64.75%(316/488)。康复专科医院数量为全国各类医院总数(36570所)的2.21%,为全国专科医院总数(9699所)的8.35%。2021年我国康复专科医院中非公立医院占比为77.53%,低于专科医院的80.87%高于全体医院的67.72%、综合医院的64.90%。

在资源绝对数量方面,截至2021年底,康复专科医院在职职工总数87507人,比2012年增长了289.39%与2012年相比,康复专科医院所有在职职工中执业(助理)医师增长了269.01%(19170人),在增长幅度方面高于专科医院的119.33%、综合医院的60.03%和全体院的63.90%;

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达到882519万元,是2012年的6.34倍其中50~99万元设备增长比率最高,为8.07倍;

业务用房面积达到6102131m,是2012年的3.53倍,但仍有28265m危房;

租房面积占房屋建筑比率为56.43%,高于全体医院的15.10%、综合医院的10.79%和专科医院的37.71%;净资产1790111万元,较2012年增加了346.98%。

在资源的增长速度方面,近10年康复专科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年均增长率为15.61%,与全体医院的6.12%、综合医院的5.36%和专科医院的9.12%相比明显较高。

2、医院及床位分布情况

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及康复科床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2021年我国位于农村的康复医院占比为35.19%,低于全体医院的47.29%、综合医院的53.32%和专科医院的35.31%。

2012年我国康复床位排名前三的省市是江苏广东和四川,其床位占比分别为7.45%、6.83%和5.36%;排名后三的省市是西藏、青海和天津,其床位占比分别为0%、0.24%和0.27%。

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2021年我国康复床位排名前三的省市是江苏、浙江和河南,其床位占比分别为7.68%、6.32%和6.32%;排名后三的省市仍为西藏青海和天津,其床位占比分别为0.03%、0.22%和0.23%。

3、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近10年,我国康复专科医院的经济运行状况呈现波动性变化2021年,收入总计2304603万元,支出总计2276442万元,收支结余205113万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了561.78%、598.87%、25.42%,在收支结余增长幅度方面远低于全体医院的135.72%、综合院的96.20%、专科医院的240.92%。

进步观察201年至01年的收支结余变化,可以了解2019年-2020年收支结余为赤字,其余年份均有盈余。在收入与构成方面,2021年财政补助收人是2012年的3.12倍,为总收入的13.35%(307689万元),同比专科医院的增长幅度为2.43倍综合医院为2.61倍、全体医院为2.72倍。

近10年,在财政补助收入指标方面,康复专科医院的年均增长率为17.04%,高于专科医院的14.69%综合医院的15.35%和全体医院的15.71%。在支出与构成方面,与2012年相比,2021年人员支出(799667万元)占总支出的39.74%增长了7.39百分点,平均每名在职职工为10.34万元,远低于全体医院的16.25万元、综合医院的16.90万元和专科医院的15.49万元。

2012年-2021年康复专科医院人员支出年均增长率为27.03%,高于全体医院的15.07%、综合医院的14.35%、专科医院的17.45%。业务支出为2099万元,较201年增长了101.11%,远低于全体医院的203.62%、综合医院的210.01%、专科医院的328.30%。

4、医疗服务供给总体情况

从近10年年鉴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在服务数量和服务效率方面表现为逐年上升趋势从服务数量来看,总诊疗人次数及出院人次数表现为上升趋势,2021年是2012年的2.16倍、3.73倍,分别增长到14 418 714人次和1050 706人次;在年均增长速度方面,总诊疗人次数和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长率在2012年、2021年分别为8.93%和15.76%。

服务效率方面,病床使用率维持在65%左右;平均住院日呈波动性变化,从2012年的20.8d下降到2019年的17.6d,后逐渐增加至2021年的21.1d;病床周转次数从2012年的10.2次增长到2019年的12.4次,后降低至2021年的10.44次。从服务质量来看,门急诊病死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21年底门急诊病死率为0.16%,住院病死率逐年增加至2021年的0.8%。

5、运行负荷总体情况

从表1数据可以看到,从病床运行负荷来看,2012年-2018年间每床出院人数从9.4人增长为10.9人,2021年降至9.4人;病床工作日从2012年的261.4d逐渐下降至2021年的241d。在运行负荷压力方面,我国康复专科医院表现为逐年下降。从医师工作负荷来看,2012年2021年间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由5.2人次下降为3.0人次;医师年均担负出院人次由2012年的54.17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64.50人次,而后下降至2021年的54.81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从2012年的3.8d增加到2014年的4.1d,此后逐渐减少至2021年的3.5d。

6、与主要不同类型医院关键指标对比结果

从表2数据可以看到,在财政补助收入比例方面,我国康复专科医院近10年呈波动下降趋势,但高于其他类型医院(除2020年外)。与其他类型医院的医师相比,康复专科医院医师的工作负荷最轻。

截至2021年,康复专科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3.0人次),是专科医院的55.56%、综合医院的44.12%和全体医院的46.15%;康复专科医院医师年均担负出院人次(54.81人次),是专科医院的80.05%、综合医院的61.34%和全体医院的65.46%。

康复专科医院的病床运行负荷远低于其他类型医院,各年度使用率均低于其他类型医院。康复专科医院2021年病床使用率为66.03%,比专科医院低9.02百分点,比综合医院低8.91百分点,比全体医院低8.57百分点。

在每百门诊人院人数方面,康复专科医院为7.35人,高于专科医院的5.18人、综合医院的5.33人和全体医院的5.19人。由此可看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康复医疗的需求增加,与前期研究相符。

7、康复专科医院资源总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分布不均衡

近10年,随着国家及社会对康复医学重视程度的提高,在医疗资源方面,我国康复专科医院表现为逐年增加。然而与资源总量快速增长同步的却是康复专科医院及床位分布不均衡。

近10年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平均增长率为10.79%,高于各类专科医院总体增长幅度(8.47%)。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康复专科医院更为集中,截至2021年底,康复专科医院在我国城市地区有525所(64.81%),仅有285所(35.19%)康复专科医院在农村地区,提示政府需进一步提升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2012年-2021年,在医疗资源要素增长幅度对比方面,康复专科医院各资源增长幅度分别是执业(助理)医师(269.01%)、净资产(346.98%)、业房面积(353.26%)、平均开放病床数(265.77%)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633.64%),上述指标的各类专科医院平均增长幅度分别是119.33%233.48%、169.38%、150.89%和308.67%这表明与其他各类专科医院相比,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在医疗资源各种要素指标增长速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8、康复专科医院人力资源增加明显,但与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2012年-2021年我国康复专科医院执业(助理)医师的绝对数量和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类型医院。然而康复领域工资待遇使得康复医师离职人数较高,同时康复专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也会因为工资待遇问题而出现犹豫或转行,甚至会严重阻碍学生对康复专业的选择导致康复人才后备军不足。

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6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0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共141178万人,需要康复医师约84708人,则目前我国康复医师的缺口为65538人。在卫生统计年鉴中未统计康复治疗师人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基层医院康复医师需同时担负治疗师职责,因此康复医师实际的数量缺口要更大。

9、康复专科医院的筹资能力和社会投资热情较高

2012年至2021年,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在收人和支出方面逐年增长,但结余呈波动性变化。仔细分析经济状况,我们可以看到,2021年康复专科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是2012年的3.12倍,增长幅度高于全体医院的2.72倍、综合医院的2.61倍和专科医院的2.43倍。

这表明我国政府近年来对康复专科医院的投入增长幅度,相较于其他类型医院有所提高从不同类型医院的结余情况可以看出,康复专科医院的经济效益较低需要政府投入更多的财政支持。根据年鉴数据,我国私立康复专科医院占比由201年的53.73%增加到2021年的77.53%,主要以100~299张床位的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增加为主。

由此可见,主要是民营资本的康复专科医院增加,且规模较小。详细分析康复专科医院结余的主要影响因素,考虑与康复专科医院服务群体的特殊性有关,与专科或综合医院相比,康复专科医院的医疗收入和效益更低。而康复仪器、康复场地投入较大,导致投资成本高收益少。

10、康复专科医院服务供给增长迅猛,运行负荷减轻,床位使用率较低

2021年康复专科医院诊疗人次、出院人次较2012年分别增长115.94%、273.38%。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凸显,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未来康复专科医院的患者群体将大幅增加,需要康复专科医院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

2012年至2021年,康复专科院的运行负荷呈逐年减轻趋势,病床使用率、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医师年均担负出院人次均低于其他类型的医院。

分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1)门诊康复患者以治疗为主,一次就诊可开具多次治疗收费导致门诊挂号量减少,门诊康复治疗师实际接待人数远大于挂号人数。(2)我国康复医学起步晚,宣传普及不足,大众对康复的认识还不够。当前普遍存在“重临床、轻康复”的观念,卫生系统自身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也较模糊。(3)我国康复专科医院目前以营利性康复医院为主,有研究表明,由于社会对营利性康复医院的认识,患者更愿意去非营利性康复医院及公立医院康复科就诊,营利性康复医院的床位使用率更低。

来源:我国康复专科医院发展现状研究——古秀雯黄彦玮李萍张玲王燕翟华

关键数据整理:

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增长显著

截至2021年,全国康复专科医院数量达到810所,相比2012年的322所,增加了488所。康复专科医院数量占全国各类医院总数的2.21%,占全国专科医院总数的8.35%。

非公立康复医院占比高

2021年,非公立康复专科医院占比77.53%,虽然低于全国专科医院的80.87%,但高于全体医院的67.72%和综合医院的64.90%,显示康复专科医院以民营为主的发展趋势。

医疗资源快速增长

执业(助理)医师数量

2012-2021年增长269.01%,高于专科医院119.33%、综合医院60.03%。

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

是2012年的6.34倍,其中50-99万元设备增长8.07倍。

业务用房面积

增长3.53倍,但仍有28265㎡危房,租赁用房面积占比56.43%,远高于全体医院和综合医院。

净资产

增长346.98%,医院整体实力提升。

康复专科医院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2021年康复医院及床位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河南,分别占7.68%、6.32%和6.32%。

排名后三的是西藏(0.03%)、青海(0.22%)、天津(0.23%),显示地区分布不均衡,农村地区医院占比35.19%,远低于城市。

康复医院经济运行整体增长但结余低

2021年总收入2304.6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561.78%,但结余增长仅25.42%,远低于全体医院135.72%、综合医院96.20%、专科医院240.92%。

财政补助收入

增长3.12倍,高于全体医院(2.72倍)和综合医院(2.61倍),但依赖政府投入较多。

人员支出增长

27.03%,高于全体医院(15.07%)、专科医院(17.45%),但人均支出10.34万元,远低于全体医院16.25万元,康复医生待遇较低。

医疗服务供给增长迅猛

诊疗人次数

2021年达到1441.9万人次,是2012年的2.16倍,年均增长8.93%。

出院人次数

2021年为105.1万人次,是2012年的3.73倍,年均增长15.76%。

病床使用率

2021年66.03%,比专科医院低9.02个百分点,低于综合医院(8.91个百分点)、全体医院(8.57个百分点)。

康复医院医师工作负荷较低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

2021年3.0人次,仅为专科医院55.56%,综合医院44.12%。

医师年均担负出院人次

54.81人次,低于专科医院(80.05%)、综合医院(61.34%)。

康复医生工作压力较小

,但待遇低,导致人才流失,康复专业学生就业选择受到影响。

康复医院以民营为主,规模小,投资回报低

2012年私立康复医院占比53.73%,到2021年增至77.53%,主要新增100-299张床位的中小型医院。

由于康复医疗收入较低、康复设备投入大、收益周期长,导致社会投资热情高但收益难提升。

关键结论:

近10年康复医院数量和医疗资源快速增长,但城乡、区域分布不均,农村和西部地区资源短缺。

康复医生短缺,虽然总量增加,但薪资待遇低,流失严重,难以满足未来康复需求。

经济运行增长但医院盈利能力低,财政补助依赖较大,社会资本投资虽多,但收益低、回报周期长。

医疗服务供给增加但病床利用率低,患者仍以门诊康复治疗为主,住院需求未完全释放。

康复行业面临宣传和认知不足问题,大众对康复医学的认识仍有限,影响康复医疗的进一步发展。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