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吐槽二级医院康复科现状:当“接盘侠”成日常、家属意见一大堆、被120嫌弃!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NNR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今天刷到了一篇帖子,这篇吐槽帖从一位二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工作人员的角度,真实而又有些辛酸地揭示了基层医院在面对高危患者时的困境。
来源:馨咩咩
1.医疗资源的不平衡
这篇帖子从医院的科室设置谈起,综合科病人少,康复科则成了“大杂科”,这一点反映了二级医院在资源配置上的短板。二级医院通常面临人员、设备、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尤其是康复科,接收的患者种类繁杂且病情复杂。这使得康复科无法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治疗,特别是在面对急性期患者时,科室的能力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这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也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
2.费用控制与医疗决策的冲突
帖子中提到,部分患者因为“费用问题”被强制出院,尽管他们的病情并未完全稳定。这反映了在医疗资源紧张、医保支付压力大的情况下,医院不得不做出妥协——为了解决成本问题,患者的健康风险被忽视。虽然医院可能出于控费的考虑促使病人尽早出院,但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导致了基层医院“接盘”的窘境。医院的利益和患者的治疗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最受影响的往往是二级医院这样的基层医疗机构。
3.家属的误解与医患沟通的不足
帖中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患者家属的误解和对康复科工作的质疑。家属往往根据“已经治疗完成”的表面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康复,却忽略了康复科所面临的复杂病情和实际情况。家属的这种情绪反应和误解,反映了当前医患沟通的严重问题。医疗决策、康复计划往往是基于专业医生的判断,而患者和家属缺乏足够的医学常识来理解医生的决策,造成了双方的冲突和矛盾。这不仅让医院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进退两难,也加剧了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4.120急救体系与医院的配合问题
每当120急救车出现,医院往往被“指责”和“批评”,这揭示了院前急救和院内治疗之间的脱节。尽管急救体系的目标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生命,但这种合作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导致了急救与转院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医疗资源,也让医护人员陷入了被动局面。
5.基层医院的困境与不公
最令人痛心的,是帖中所提到的“我们是公立医院,但没人看得起我们”的问题。基层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一方面承担着大量的重症患者,另一方面却由于设备、技术、资金等资源的限制,被患者和家属误解、轻视。虽然这些医院可能面临更多的困境和挑战,但他们仍然是整个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基层医疗的困境往往被社会忽视,这种不公也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无奈。
这篇帖子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行业现实:
基层医院的困境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更是整个医疗体系的问题。尤其是康复科,作为基层医院的一部分,承受着更加沉重的压力。我们需要在政策层面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何真正实现分级诊疗的合理落地?如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保证患者的治疗质量和医疗决策的公正性?如何让基层医院的康复科医护人员不再是“接盘侠”,而是能够在有限资源下发挥出应有作用的真正医疗战士?
不只是医护人员,整个社会都需要重新审视基层医疗中康复科的价值,给予它应得的尊重与支持。康复科不仅仅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它更是许多患者重返社会、重建生活的重要保障。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每一个患者都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和高效的医疗服务,而这正是基层康复科可以为患者带来的改变。
你有啥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2025-04-13 18:55:27发表“医休观点”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741.html
阅读排行
- 加速注射笔产能布局,英捷信医疗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遗漏、不规范、手术操作编码遗漏、入院病情与出院诊断不一致
- 健适医疗完成2500万美元战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发展运营模式
- 靠大单品融资超13亿元,这家关节植入物制造商16年只做一个产品
-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 基于运动想象范式,搭建独特算法,韶脑科技有望将脑卒中康复周期缩短1/3
- 射频消融+左心耳结扎术后患者死亡,医院被索赔27.5万元
- 收藏!RDN一般手术操作步骤
- 房颤消融:“冷-热-光-电”的交相辉映
- 三明试点某康复科工分表曝光,一小时绩效5块钱!网友辣评:我还不如去干东郊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