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款基于MOCA技术的消融器械正式登场,或将改写静脉曲张治疗格局

栏目:行业新闻发布:2025-04-13浏览:4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神介说

作者:医休哥

静脉曲张(VV)是最常见的静脉系统疾病。静脉曲张的形成主要原因包括:先天性血管壁薄、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而不改变、下肢血液积聚、长期积累的静脉瓣膜破裂引起静脉超压,以及在明显的血管皮肤表面出现症状。静脉曲张多发于下肢、其他阴囊精索、腹腔静脉和胃食管静脉。

根据公开数据,静脉曲张主要患者人群为25-33%的成年女性和10-40%的成年男性。2019年中国VV的患病数达3.99亿例,占总人口的28.5%,并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77亿例。

目前我国静脉腔内治疗介入器械的市场患者基数很大,根据《2021静脉曲张互联网健康洞察报告》,中国有1.2亿下肢静脉曲张疾病患者,其中超过8000万为女性,同时正呈年轻化发展趋势。

2013年,中国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仅为3.7亿元,但该市场体现出了迅猛的增长态势,2017年,市场规模约为8.9亿元,这一快速增长态势将伴随静脉介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增长而快速攀升,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4%。

静脉曲张的主要检查方法为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治疗方法可分为: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物理和药物治疗均只能延缓疾病进程及减轻症状,手术为根本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可以分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腔内消融治疗。其中前者为传统疗法,难度较低但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

腔内消融疗法是一种微创手术,通常不会留下伤口或疤痕。主要分为热消融治疗,化学消融和机械化学消融术。

机械化学消融技术(MOCA技术)原理

①在超声引导下,将导管置入需要闭合的静脉腔内,通过电动手柄驱动导管内导丝旋转,同时通过导管注入硬化剂。

②导丝旋转与静脉内膜发生机械摩擦使静脉痉挛并造成内膜机械损伤,同时对注入的硬化剂进行搅拌分散,从而促进硬化剂与静脉内皮细胞的充分浸润,增加硬化剂对静脉内膜的化学损伤,进而提高内膜脱落及形成血栓的速率。从近端开始的静脉痉挛会以推进波的形式形成拉链式效应,以保持高浓度的硬化剂与内膜大面积的接触。

③在机械和化学的双重作用下,使曲张静脉形成即刻闭塞,并进一步发生纤维化,最终实现血管的永久闭合。

MOCA技术,通过机械方式增加静脉血管损伤和刺激,使硬化剂的效能得到了充分释放,根本性解除了硬化剂在中大血管治疗中的应用限制(或根本性弥补了硬化剂应用于中大血管治疗存在的复发率高的不足)。目前,全球范围内该类技术已治疗患者10w+,这种广泛的市场接受度也反映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panlvin®静脉腔内消融导管

1.产品名称:

一次性使用静脉腔内闭合导管(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010666)

2.结构组成:

产品由电动手柄、导管组件及注射器组成。导管组件包含可旋转导丝和导管,电动手柄内含9V干电池。如下图:

3.适应症:

浅表静脉曲张或其他浅表功能不全拟闭合的下肢静脉。

4.产品优势:

1-中国首家MOCA技术--创新、非热型腔内闭合静脉消融治疗系统;

2-解决医院新技术新术式需求;创造专家更多临床研究机会;

3-最安全、最微创的常温消融技术,且闭合率与热消融相当完美;

4-治疗范围最广(C2--C6全周期),膝上膝下同步解决;

5-操作简便,无需肿胀麻醉,20分钟即做即走;术中近乎无痛,术后疼痛更轻微;无需缝合,不留疤痕;

6-国家三类一次性耗材;独家、有收费、有医保,无需配备昂贵主机设备。

Panlvin®为中国首款基于MOCA技术的静脉曲张消融器械,在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功能不全导致静脉曲张的治疗上,有望成为一线推荐疗法,在国际最新(SVS)静脉曲张治疗指南中,该方法列为1B级推荐。

MOCA技术作为一项新技术,仍有很多课题研究方向需要进一步被总结和研究,所以在静脉曲张治疗的同时也提供了临床科研的新思路。与所有治疗方法一样,仔细的病人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充分解释至关重要。

对此产品&技术有星球的小伙伴,可以私信医休哥申请入群交流

关于博海康源

北京博海康源医疗创立于2009年,是国内首家精微手术器械创新研发基地,为医者在新技术、新术式中提供精准、智能的解决方案。

公司建有手术利器产学研转化车间和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要求的万级净化车间,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为显微、超精微手术和微创外科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营销系统:

公司产品涵盖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眼科、耳鼻喉、手足外、骨科、皮肤科等临床科室,国内800+医院客户使用。2023开拓国际市场,已远销欧美多个国家,享誉世界。

·创新驱动:

与天坛医院、北大人民、积水潭医院、中日友好、同仁医院等合作研发近百种刀型,适用术中对切、割、钩、挑、推、剥等针对不同病种、不同角度、不同组织的精准高效切割,在深静脉淋巴吻合、周围神经的减压、经蝶鼻手术、足踝畸形、糖足综合症、腕管综合症、鼻中隔手术等疾病上,解决临床器械不匹配的痛点难点,助力手术更精准更安全。

·未来布局: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以及精微工艺技术沉淀,公司将继续结合临床需求,在材料研究、工艺层面持续创新,在新产品研发和投入方面持续迈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力争成为行业领军者。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