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越来越无意义? 某大一牵头集采,又不进任何产品,网友直呼:给每人喂了一口S,还是热的!
来源:医休器械平台旗下公众号-医休神介说
作者:医休哥
大家好,我是医休哥。
上周有网友透露:某大一今年不进任何产品,哪怕是同意了集采降价,还是不会有任何准入机会。
该网友表示:“早说就不参加这次集采了,恶心坏了!就像给每人喂了一口SHI,还是热的!”。
之前曝光说甘肃联盟集采,分在了不同组别,直接导致有些产品医院无法勾选,导致大家群起而怒之(实际上并没用什么卵用)。
而某大一这次操作更隐秘,产品勾选是可以勾选,但是我不给你进院,主打个渣男逻辑:连哄带骗(文件中不承诺,但沟通中各种眼色各种按时可以有),就是不负责。
前面也有人写过对集采的看法,下面这篇写的不错,推荐大家看看,小编总结一下文章中的结论,并给出我资自己的观点。
作者主要观点:
1-无意义的集采,只会劳民伤财
当时有一些咨询机构在询问的时候,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集采到底谁获益?我思考了一下,好像没人获益;如果非要找一个获益方,可能是推动集采的那个决策人。
2-集采只会加速寡头效应,不利于市场竞争
之前曾经写过小家电,有点类似于IVD的行业市场,从百家争鸣到寡头垄断,这个不是政策导致的,而是市场充分竞争导致的,这个是和医保集采最大的不同。
3-我们接受降价,但是讨厌无意义的集采
和一些企业经常沟通,还有渠道商,大家目前的共识是:我们可以接受适当的降价,但是我们特别反感无意义的集采,每次的集采,动静太大,太折腾,而且无意义。
行业更希望可以直接降低医疗服务价格收费,这样的话,大家在同样的价格体系下,让市场充分的竞争,这样才是可以切实的达到降低医保的目的。2024年出台了一批价格调整,两周全国调整到位,雷霆之势,发现比集采还好使。
医休观点:
1-集采从腾笼换鸟,演变成了作秀。
腾笼换鸟最初是一种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策略。医改也有「腾笼换鸟」策略,正式阐述「腾笼换鸟」的文件是《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文件确定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路径为「通过降低药品耗材费用、取消药品加成、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药品使用和医疗行为等措施,留出空间,同步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
不难发现,改革起点是「降低药耗费用」,节点是「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终点是「提高医生薪酬」。在医改语境的「腾笼换鸟」中,「笼」对社会而言是指「医药费用」,对医疗机构而言是「医疗收入」,「鸟」对医院而言指「医疗服务收入」和「药品耗材收入」,对医生而言指「阳光薪酬」和药耗「灰色收入」。
「腾笼换鸟」的实质是在控制医疗机构「医疗收入」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用「医疗服务收入」置换「药耗收入」,用「阳光薪酬」置换「灰色收入」。
时至今日,目标实现了么?估计早已变成了口号。当阿司匹林只有几分钱一片的时候,还要讨论有多少降价空间的时候,集采这件事就早已跑偏了。
2-集采,小企业遭殃,后来者有罪。
集采中的诸多信息不对称和规则偏见(先上市+量大者往往有处于有利位置),如果纯粹比拼价格降幅,或者低价中选,虽然称不上优选的策略,但也最大限度的降低了人为干预,自从有了各种附加的规则,全国各个省市还没有任何两次集采的规则完全一致。
而且规则的解释权还在规则制定者手中,而且是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想不出现违规都很难。集采确实很大程度上加速行业的震荡和整合,其中小企业遭殃,后来者有罪。
集采对小企业利润压缩,导致创新动力不足,部分产品价格降幅超50%,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研发投入不足,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改编一下《哪吒》里的台词:
3-集采中的形式主义。
整体看集采政策,是好事情。下面的各种奇葩事情肯定也不是制度设计者的初衷,但各种原因导致集采越深入,结果越鸡肋。
·报量不透明:医疗机构报量保守或虚报,导致实际采购量与需求脱节。
·执行落地难:部分医院存在“用而不报”(采购非中选产品)、“报而不用”(不进院或采购量不足)等现象。
·配套机制滞后:如耗材编码不统一、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影响监管效率。
医疗器械集采的初衷是“办实事”,需避免形式化采购和短期降价的表面成效。未来应通过政策精细化设计、技术创新驱动和全链条监管,实现“降价不降质”“国产替代与产业升级并行”的长远目标。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惠及医疗机构、患者与行业生态。
最后给大家提个醒,河南医保局又发通知了:多个产品要继续报量。别错过啦。
本文2025-04-12 21:59:56发表“医休观点”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714.html
阅读排行
- 新源脑科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脑功能监测与神经调控产品落地
- 加速注射笔产能布局,英捷信医疗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遗漏、不规范、手术操作编码遗漏、入院病情与出院诊断不一致
- 健适医疗完成2500万美元战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发展运营模式
- 靠大单品融资超13亿元,这家关节植入物制造商16年只做一个产品
-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 基于运动想象范式,搭建独特算法,韶脑科技有望将脑卒中康复周期缩短1/3
- 射频消融+左心耳结扎术后患者死亡,医院被索赔27.5万元
- 收藏!RDN一般手术操作步骤
- 房颤消融:“冷-热-光-电”的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