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康复科新年活动:挂号送理疗,有种超市开业大酬宾的感觉了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2-17浏览:5

来源:医休NNR公众号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今天刚刷到了条帖子:

内容非常简单直接: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推出新年活动,5.5元挂号费享受免费机械理疗,20元还能享人工推拿、针灸、拔罐等服务。乍一看,误以为是楼下理疗馆搞的“会员日”,仔细一看,这可是正规三甲医院啊!真有种超市开业酬宾的味道。

作为常年和“康复”打交道的行业从业者,这个活动让我忍不住感慨:难道医疗行业也开始“卷”营销了?

要知道,5块5的挂号费,在很多城市连排队挂号的时间成本都抵不上。这种“白菜价”优惠,不仅包括常规的机械理疗(中频、气压、深层肌肉放松仪等),还能以20元的价格享受到专业人工服务(成人推拿、儿童推拿、针灸、拔罐),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拒绝。

但话说回来,这些项目在外面的理疗馆,动辄一两百的价格也很常见。于是问题来了——康复科这是下场搞副业了?还是科室主任拿错了营销策划方案,把“开业促销”当成了新年活动主题?

三甲医院,为什么开始这样做?

让我们尝试分析一下,以前的康复科,更多是“配角”科室,为术后患者或慢性病患者提供辅助治疗,名气和急诊、外科比起来,简直是“幕后英雄”。但随着康复理念的普及,尤其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这几年康复科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甚至成了不少医院的“增长点”。

不过,地位提升带来的竞争也开始显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也不例外,要在越来越多的康复机构中“突围”,拉拢患者,提升知名度和科室利用率,成了必修课。

理疗本质上既是医疗服务,也是“体验型消费”。相比起开刀动手术,康复治疗的“可感知度”更强。患者愿不愿意长期回来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次体验。所以,这种“低价尝鲜”的活动,既是科室的自我推广,也是一种“品牌营销”。

从患者角度看,这显然是好事。以前三甲医院的康复服务总让人觉得高冷,现在突然接地气了,谁不想去体验一下?但从科室角度,这种活动可能也是试水——看看市场反应如何,顺便摸清患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为下一步优化服务积累数据。

调侃之余,认真想想几个问题:

1、5块5的挂号费,表面看是让利患者,但低价背后是否会引发对康复治疗的误解?会不会让患者觉得“康复服务不过如此”,从而低估其专业性?

2、要知道,这样的活动对私立康复机构简直是“降维打击”。后者动辄上百的理疗项目,很难和这种“白菜价”竞争。而一旦患者习惯了公立医院的价格体系,私立机构该怎么生存?

3、康复科未来的定位究竟是“高端医疗服务”,还是类似社区医疗的“普惠型服务”?如果三甲医院开始频繁开展类似活动,是否会模糊康复治疗的边界,让患者把它简单等同于保健服务?

这个活动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当公立医院开始在营销上“放下身段”,那些原本以“亲民”为卖点的机构,可能真的慌了。

但从患者角度来看,这种活动确实是实惠的,既能让更多人体验到康复治疗的好处,也能提升大家对康复医学的认知。只不过,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医疗服务从来不该是“快消品”。希望无论价格如何,三甲医院的专业性和服务品质永远不打折。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