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医院康复科新年活动:挂号送理疗,有种超市开业大酬宾的感觉了
来源:医休NNR公众号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今天刚刷到了条帖子:
内容非常简单直接:某三甲医院康复科推出新年活动,5.5元挂号费享受免费机械理疗,20元还能享人工推拿、针灸、拔罐等服务。乍一看,误以为是楼下理疗馆搞的“会员日”,仔细一看,这可是正规三甲医院啊!真有种超市开业酬宾的味道。
作为常年和“康复”打交道的行业从业者,这个活动让我忍不住感慨:难道医疗行业也开始“卷”营销了?
要知道,5块5的挂号费,在很多城市连排队挂号的时间成本都抵不上。这种“白菜价”优惠,不仅包括常规的机械理疗(中频、气压、深层肌肉放松仪等),还能以20元的价格享受到专业人工服务(成人推拿、儿童推拿、针灸、拔罐),这简直是让人无法拒绝。
但话说回来,这些项目在外面的理疗馆,动辄一两百的价格也很常见。于是问题来了——康复科这是下场搞副业了?还是科室主任拿错了营销策划方案,把“开业促销”当成了新年活动主题?
三甲医院,为什么开始这样做?
让我们尝试分析一下,以前的康复科,更多是“配角”科室,为术后患者或慢性病患者提供辅助治疗,名气和急诊、外科比起来,简直是“幕后英雄”。但随着康复理念的普及,尤其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这几年康复科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甚至成了不少医院的“增长点”。
不过,地位提升带来的竞争也开始显现。三甲医院的康复科也不例外,要在越来越多的康复机构中“突围”,拉拢患者,提升知名度和科室利用率,成了必修课。
理疗本质上既是医疗服务,也是“体验型消费”。相比起开刀动手术,康复治疗的“可感知度”更强。患者愿不愿意长期回来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首次体验。所以,这种“低价尝鲜”的活动,既是科室的自我推广,也是一种“品牌营销”。
从患者角度看,这显然是好事。以前三甲医院的康复服务总让人觉得高冷,现在突然接地气了,谁不想去体验一下?但从科室角度,这种活动可能也是试水——看看市场反应如何,顺便摸清患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为下一步优化服务积累数据。
调侃之余,认真想想几个问题:
1、5块5的挂号费,表面看是让利患者,但低价背后是否会引发对康复治疗的误解?会不会让患者觉得“康复服务不过如此”,从而低估其专业性?
2、要知道,这样的活动对私立康复机构简直是“降维打击”。后者动辄上百的理疗项目,很难和这种“白菜价”竞争。而一旦患者习惯了公立医院的价格体系,私立机构该怎么生存?
3、康复科未来的定位究竟是“高端医疗服务”,还是类似社区医疗的“普惠型服务”?如果三甲医院开始频繁开展类似活动,是否会模糊康复治疗的边界,让患者把它简单等同于保健服务?
这个活动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你大爷还是你大爷。”当公立医院开始在营销上“放下身段”,那些原本以“亲民”为卖点的机构,可能真的慌了。
但从患者角度来看,这种活动确实是实惠的,既能让更多人体验到康复治疗的好处,也能提升大家对康复医学的认知。只不过,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医疗服务从来不该是“快消品”。希望无论价格如何,三甲医院的专业性和服务品质永远不打折。
本文2025-02-17 11:02:59发表“医休观点”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655.html
阅读排行
- 加速注射笔产能布局,英捷信医疗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主要诊断选择错误、遗漏、不规范、手术操作编码遗漏、入院病情与出院诊断不一致
- 健适医疗完成2500万美元战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发展运营模式
- 靠大单品融资超13亿元,这家关节植入物制造商16年只做一个产品
-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 基于运动想象范式,搭建独特算法,韶脑科技有望将脑卒中康复周期缩短1/3
- 射频消融+左心耳结扎术后患者死亡,医院被索赔27.5万元
- 收藏!RDN一般手术操作步骤
- 房颤消融:“冷-热-光-电”的交相辉映
- 三明试点某康复科工分表曝光,一小时绩效5块钱!网友辣评:我还不如去干东郊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