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独资医院,对于康复产业是引狼入室还是鲶鱼效益?

栏目:医休观点发布:2025-02-17浏览:7

来源:医休NNR公众号

作者:康复哥

大家好,我是康复哥,最近的《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引起热议,今天聊聊关于设立外商独资医院对于康复行业会有什么影响。

11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控局四部门印发《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和海南全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中医类除外,不含并购公立医院)。

同时,《方案》明确医院类别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医院级别为三级;明确负面清单管理,不得设立精神病医院等医院,不得开展人体器官移植等医疗和伦理风险较高的诊疗活动,及明确外商独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应接入属地医疗服务监管平台,电子病历、医用设备等信息存储服务器应当位于中国境内等。

其中有几条重点:

1、方案公布传递出明确的信号:欢迎国外高水平医院“走进来”。

2、外商独资医院的类别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医院级别为三级。

3、申请设立外商独资医院的境外投资主体,要能够提供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提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医学技术和设备。

4、允许医院按规定聘用外国医师、港澳台医师、港澳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短期执业,全院管理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中方(内地)人员占比均不得少于50%。

5、外商独资医院不得设立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等。

1-国内高端医院市场/民营康复医疗机构现状

国内高端医院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随着中产阶级和高收入人群的崛起,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截至2022年,国内私立医院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其中许多医院都定位于高端市场(高端医院主要分布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典型的高端医疗服务包括高端体检、定制化医疗、国际诊疗标准等。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高端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7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5000亿元。

国内目前的高端医疗市场主力军主要是一些领先的私立医院和医疗集团,它们通过优质的医疗资源、先进的设备和国际化的医疗团队吸引了大量患者。以下是国内几大高端医疗集团的具体情况:·和睦家医疗和睦家医疗是国内首批专注于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集团之一,旗下多家医院遍布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主要城市。和睦家医疗提供的服务涵盖妇产、儿科、体检、手术等高端诊疗服务,吸引了众多外籍人士及高收入人群。近年来,和睦家医疗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特别是在高端体检和妇产科领域表现突出。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隶属于和睦家医疗,是一家通过国际JCI认证的康复专科医院。医院遵循美国医院的管理模式,秉承国际化康复治疗理念,提供多学科团队协作式康复医疗服务。

温馨的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高水平的康复医生团队、国际化的康复治疗师团队,以及经验丰富的专业康复护士团队,加上中医师、心理医生、临床药师、文娱治疗师、临床营养师以及服务顾问等专业人士的共同协作——我们致力于为每一位入住和睦家康复医院的患者提供温暖、专业、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的医疗服务范围包括:孕期及产后康复、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运动康复、肿瘤康复、儿童康复。

·美中宜和医疗集团美中宜和以高端妇产科和儿科服务著称,医院分布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该集团以国际标准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提供孕产、儿科、妇科等一系列高端医疗服务。根据其财报显示,美中宜和近年来的营业收入稳定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客户群体的强劲需求。目前仅查询到该机构设立了运动康复医学科室的介绍:传统骨科/运动医学科和康复科是两个科室,不易达到密切结合的诊疗模式。

康复中心的康复师较难从骨科医生处了解患者的手术细节,完全依靠患者个人的描述,信息往往缺失、甚至不正确。骨科诊疗及康复的有机结合对于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美中宜和倡导临床治疗与康复并重,骨科与康复一体化诊疗模式,致将致力于帮助患者实现最佳功能恢复作为价值理念。

·卓正医疗卓正医疗是上海领先的高端医疗服务提供商,提供包括体检、全科、专科、手术等在内的广泛医疗服务。卓正医疗的服务对象以国际化和高收入人群为主。

该集团通过与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合作,提升了医疗质量,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卓正医疗康复理疗科主要治疗足部不适、鞋踝关节问题、康复训练、腹横肌训练、肌腱炎、常见问题、跟腱炎、肩部不适、颈肩痛、腰部不适、腰椎病等问题,可见康复并不是其首推的主要业务。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数据,到2021年,中国的外资医疗机构数量已超过300家,其中外资医院数量为114个,占比37.75%,外资诊所/门诊部数量为188个,占比62.65%。这些医疗机构的增长不仅带来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还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某健康管理机构创办人表示,

“尽管高端民营医疗机构过去十多年来逐步发展起来,但是这些私立医院吸引患者主要还是靠服务。”“有很多疑难杂症对医疗的专业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发达国家的医疗机构这方面的资源还是比较有优势,无论从专家、技术还是药品,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少分析均指出,外商独资医院更可能会走高端市场路线,即面向“高净值人群”的高端医疗服务。国外顶尖医疗机构也纷纷瞄准中国高端医疗市场。

今年6月,美国知名医疗机构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在中国设立了首个办事处,坐落于上海和睦家医院。双方表示,未来将就联合治疗、国际学术交流、临床培训等方面展开长期合作,并提升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在中国的可及性。目前国内的高端私立医院,如嘉会、和睦家等机构主要是由中方参与,而外商独资医疗机构的设立,意味着外方可以将整套体系和理念,以及尖端技术和设备引入中国。

接着再来说说民营康复医疗的现状:

康复医疗服务市场从2016年的400亿规模增长至2021年的1.100亿规模,复合年增长率为22.42%,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00亿元。

2017-2021年,我国康复医院数量从552家增加至810家,年均复合增速超过10%。其中,公立康复医院数量增长较少,而非公立康复医院则成为康复医院数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21年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628家,预计2022年我国非公立康复医院数量将增长至接近700家。

与市场需求相比,目前我国民营康复医院数量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且多集中在一线及发达省会城市,下沉市场短板明显。剔除了未定级医疗机构以及社保缴纳人数小于1的医院,从各线城市所含不同等级的民营康复医院数量来看,目前我国民营康复医院等级主要集中为二级康复医院,其中,一级康复医院71家,二级康复医院257家,三级康复医院29家,仍有很大一部分为未定级医疗机构。民营康复医院床位数大部分集中在200张左右,三级康复医院床位数可达到655张左右,总体床位数量仍不足。

那么看到这,想必大家最好奇的事情是,此前本土民营康复医院与外资民营康复医院过得如何?

其实大家都挺不容易的。

外资企业决定退出中国的脑卒中康复市场

2024年4月1日,勃林格殷格翰旗下品牌“霁达康复”在官网宣布,因公司战略布局调整,现遗憾地决定退出在中国的卒中康复业务,该公司给出的退出原因是:勃林格方面表示是战略布局调整所致。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民营康复医院,特别是外资民营康复医院在国内还是会遭遇一些经营阻力。

首先,对于中国的卒中患者来说,更注重的是急救,康复治疗意识较弱,市场教育成本较高,而私立康复机构相对于公立医院较高的治疗成本也是中国患者接受程度不高的一个因素;此外,医院前期成本普遍较高,且管理复杂,收回投入成本基本都在5年以上,再加上疫情叠加中国医疗市场改革,关停并不赚钱的业务也许是外资收缩管线的一种方式。

拥有28家康复医院的明州医疗,面对医保违规问题也束手无策

4月份,杭州市医疗保障局依法查处了杭州明州脑康康复医院有限公司,经查该公司同样也存在重复收费等造成医疗保障基金损失的违法行为(处罚文书号杭萧医保罚决字〔2024〕第9号)。

去年9月份,长沙明州康复医院因为“存在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分解项目收费、串换项目、将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医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障基金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被长沙市医疗保障局处罚(处罚文书号:长医保罚字〔2023〕第021号)等等。

报告期末,公司下属医院已达34家,其中康复医院28家,总床位数已超万张。

2-为什么选择北京等9省市放开?

·医疗资源丰富,有“试验田”的条件: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地方,本身就是全国的医疗高地,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都很强。如果外资医院进来“试水”,不容易对本地的医疗市场造成太大冲击,大家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些地方的医疗水平高、病人多,适合当“试验田”,先让外资医院试试看。·经济发达,老百姓有消费能力:这些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大家更愿意为更好的医疗服务买单。外资医院一般收费比较高,选择这些地方开设,就能找到愿意尝鲜、愿意支付高价的客户群,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外资医院的“试水地”,可以摸索出经验:这些地方开放外资独资医院,能先积累一些管理经验,看看效果如何,有啥问题可以调整。如果放开得太大,一开始就全国铺开,管理起来很复杂,而且风险也不好控制。所以,先在这些地方“摸着石头过河”,等经验成熟了,再考虑进一步推广。·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国际化程度高: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城市是国际化大都市,有很多外籍人士和跨国公司员工,他们对外资医院的需求也比较大。外资医院能提供他们熟悉的服务和标准,方便他们的就医需求。再加上这些城市本身就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让外资医院进驻,更符合这些城市的定位和需求。·政策支持、配套设施完善:这些区域内的特殊经济政策,例如自贸区优惠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为外商独资医院的运营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这些城市的交通、通讯、后勤等各方面配套都很成熟,能让外资医院运作起来更加顺利。我国过去几年对外商独资医院的开放态度一直较为谨慎,主要是考虑到医疗数据的敏感性,此次政策表明政府开放医疗领域的决心。

3、对康复行业是引狼入室还是鲶鱼效应?

我们从产业发展、治疗水平、政策管理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1.产业发展

(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外商独资医院进入,尤其是康复医院领域,必然会带来更激烈的竞争。这些医院通常具有国际化管理模式、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康复服务,吸引高端客户群体。这对于本土的康复机构,尤其是非公立康复医院,可能会带来压力,特别是在资源有限、服务模式尚未完全成熟的市场中。(2)康复医院市场升级:外资医院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能有效提升康复行业的整体水平。它们的引入不仅能带动康复技术的进步,也会促使国内康复医疗机构在治疗理念、服务质量等方面不断追赶与创新,从而推动行业整体向高端化、国际化发展。(3)融资与资源流动:外商独资医院的设立可能为康复行业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外资医院有可能通过高标准的运营和管理,为本土医院提供融资或合作的机会。随着资本流动性增强,更多私营和合资的康复机构可能获得发展机会,形成更为多样化的市场格局。

2.治疗水平

(1)技术引进与跨境合作:由于康复医疗在国内外治疗水平的差异,外商独资医院往往能够引进国际领先的康复技术和治疗方法,这对于中国康复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有积极作用。例如,先进的治疗设备、治疗理念等,会进入国内市场,对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明显影响。(2)康复理念与多学科协作:外资医院在康复治疗中往往采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这种模式将传统的康复治疗与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等领域结合,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对国内市场而言,外资康复医院的引入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也会推动国内康复医院向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3)康复医疗人才短缺问题:外资医院可能会吸引一批国际化人才,这对国内康复行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具有启示意义。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国际化的医疗团队能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康复服务,但这也可能会加剧康复医师及治疗师的短缺问题,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可能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

3.对政策与管理的影响

(1)政策支持与监管:外资医院的设立也意味着政府将在监管、政策配套和行业标准上进行更多的调整。国内的康复行业可能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要求康复机构不仅在技术层面达到一定标准,还需在数据保护、患者隐私等方面遵循更高的要求。随着外商独资医院的逐步推进,国内的医疗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开放,促进更多国际化医疗管理经验和理念的引入。(2)市场教育与公众认知:外资医院的进驻也能帮助提高公众对康复医疗的认识和接受度。国内公众对康复的认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而高端外资医院的设立将有助于提升康复治疗的普及度与接受度,推动康复行业的社会认同度提高。思考:多宣传、提高治疗水平、加强康复建设,可以解决康复医疗产业的问题吗?

关于到底是引狼入室还是鲶鱼效应,小编只想说一句话:引狼入室也得看“室”里有啥吧,家里没宝贝还怕被偷吗?

所以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这件事对于康复医疗产业还是利大于弊的,至少可以干掉一批想浑水摸鱼的企业和医院。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加剧市场竞争,但从长远来看,能够促进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水平,并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治疗。

阅读排行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