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时间平均减少16分钟!这家生物材料企业成立四个月拿下千万融资
快速止血密封剂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使其免于因严重创伤或手术期间伤口部位失血过多而休克和死亡。理想的止血密封剂,通过精细的化学改性或特定形态设计得以实现,它们不仅能在第一时间有效控制出血,还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广泛适用于各类伤口场景。
要打造一款真正理想的止血密封剂,还需在安全性、有效性、易用性、成本控制及监管合规性等多方面实现突破,并持续应对新兴挑战。
基于此,Sealonix在2023年1月正式创立,致力于依托其独特的生物材料技术,研发并商业化高性能止血密封剂产品,为全球医疗领域带来创新型止血解决方案。
2023年5月,成立仅4个月的Sealonix正式宣布,已完成一轮高达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Excelestar Ventures领投,并获得了AMED Ventures、Sparta Group、Iyengar Capital、J2 Ventures以及TiE Boston等多家顶尖投资机构的积极参与。
这笔资金的注入,无疑为Sealonix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特别是在推动其新一代止血密封剂PramStat的临床开发与应用方面。
创业老兵携手外科专家,入局下一代止血密封剂
Sealonix的创始人是连续创业者Amar Sawhney博士。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Amar Sawhney博士不仅成功创立了Confluence Surgical(后被Tyco International收购)、Ocular Therapeutix(成功IPO)、Augmenix(被Boston Scientific收购)等知名企业,还推动了Instylla、Pramand、Rejoni等多个创新项目的诞生。
为了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Amar Sawhney博士携手弗吉尼亚大学卫生系统外科的William Spotnitz教授,共同进军止血密封剂领域。据介绍,William Spotnitz教授在心胸外科手术技术领域具有20多年的研究和临床经验。
在复杂心胸外科手术中,出血风险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临床实践中,抗凝药物的使用、心肺旁路回路的建立,以及患者潜在的病理学因素都可能加剧出血风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导致凝血级联受损,纤溶级联激活,血小板功能下降,炎症反应加剧,血液稀释,甚至可能引发酸中毒和体温过低,从而形成凝血病底物。
早在1999年,William Spotnitz教授使用纤维蛋白密封剂在15号针活检肝素化模拟凝血病犬模型后预防出血的效用。使用与获得活检标本相同的鞘系统,将纤维蛋白密封剂递送到8只使用肝素抗凝的狗的活检道部位(激活凝血时间387秒+/- 94)。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密封剂堵塞的小管完全止血。与所有对照活检部位相比,纤维蛋白密封剂治疗部位均未出现持续出血(P = 0.0078)。这些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密封剂通过鞘系统在严重凝血障碍动物模型中堵塞肝活检管和消除出血的高度有效性。
此后,基于纤维蛋白密封剂研究,William Spotnitz教授又研发出新型组合粉末止血剂,可以实现胶原活化血小板,硫酸软骨素使伤口与周围组织粘连,以及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这种新型止血剂也成为Sealonix的明星产品——一款专为腹腔和骨科手术设计的PramStat密封贴片,植入后一周内即可被身体吸收。
多种生物材料组合,有效降低术后30天死亡率
Sealonix官方披露,PramStat贴片的核心就在于其独特的组合粉末技术(CP),这种粉末由猪胶原蛋白、牛硫酸软骨素和人血浆凝血酶三种生物材料组成,每种成分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猪胶原蛋白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血小板活化的能力而被选中,它能够在伤口处迅速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基质,促进凝血反应。而牛硫酸软骨素则以其增强组织粘附性和促进伤口愈合的特性而知名,有助于贴片与伤口周围组织的紧密结合,减少出血风险。最后,人混合血浆凝血酶是止血过程中的关键酶,它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加速血凝块的形成,有效止血。
PramStat贴片被设计为在植入后一周内逐渐被身体进行生物吸收。这一特性意味着患者无需接受额外的手术来移除贴片,减少了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和并发症风险。同时,贴片的生物降解性也确保了其能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逐渐降解,为新生组织的生长提供空间。
为了科学验证新型止血剂的临床效果,Sealonix进行了一项严格的临床研究,将CP止血剂与其他止血剂在心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据了解,该研究采用了线性回归模型,对两组共162名患者的术后数据进行了回顾性评估,包括失血量、鱼精蛋白对皮肤闭合时间术后48小时胸管输出量、血制品需求、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0天死亡率等。
研究结果显示,在复杂的心胸外科手术中,使用CP止血剂的患者在失血量(平均减少886.51 mL,P=0.003)、止血时间(平均减少16.81分钟,P=0.004)、胸管输出量(平均减少445.76 mL,P<0.001)、红细胞输注需求(平均减少0.98单位,P=0.001)、术后并发症(平均减少0.31,P=0.012)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CP止血剂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出血,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需求,同时缩短手术室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0天死亡率。”William Spotnitz教授公开表示。
吸收投资人入局,加速推进临床试验
2023年5月,Excelestar Ventures 的创始合伙人 Tasneem Dohadwala 加入 Sealonix 的董事会。Tasneem Dohadwala 博士曾在Lehman Brothers和Matrix Partners累积了几十年的金融服务工作经验。作为一名投资人,她也投资了Augmenix 、nVision 、Conformal Medical、Diesel Labs、Instylla和Altiostar Networks等多家创新企业。据了解,Tasneem Dohadwala的加入,也将助力Sealonix下一轮融资进程和项目临床试验。
与此同时,国内止血剂研究也在继续。2019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吴德成研究员课题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唐佩福教授课题组共同研发出了一种基于琥珀酰酯结构的四臂聚乙二醇医用密封剂(SS)。
据了解,SS密封剂通过分子内的亲核取代机制实现了琥珀酰酯的环化,从而实现了快速且可控的降解过程。这一特性使得SS密封剂在止血完成后能够迅速被身体吸收或清除,减少了异物反应的风险,促进了伤口的更快愈合。
在实验中,SS密封剂不仅在半胱胺溶液中表现出色,能够在30分钟内完成溶解;而且在使用棉签浸润的擦除液时,也能够轻松移除组织孔隙中的残留物。此外,通过皮下和肌肉埋植实验的验证,SS密封剂还展现出了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引发长期的异物反应或副作用。
但整体来看,中国可吸收止血材料市场起步相对于较晚,目前市场在百亿规模,且进口产品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例如止血流体明胶,自2014年第一款美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获证以来,这一领域长达9年时间再无突破。直至2023年,由小蓝经开区企业江西博恩锐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正式批准上市。
而对于企业而言,止血材料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也在吸引众多新兴市场参与者加入其中。
本文2024-08-19 11:35:54发表“行业新闻”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xiuqixie.com/article/273.html
阅读排行
- 手慢无!10款已上市密网支架·最全参数对比
- 新源脑科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脑功能监测与神经调控产品落地
- 合珀生物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3D器官模型研发,助力革新药物研发进程
- 国家药监局关于暂停进口、经营和使用韩国杰希思医疗公司Nd:YAG激光治疗仪的公告
- 加速注射笔产能布局,英捷信医疗顺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 健适医疗完成2500万美元战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发展运营模式
- 靠大单品融资超13亿元,这家关节植入物制造商16年只做一个产品
- IVD新品:万孚、万泰、达安基因、东方生物、雅培等
- 广州某院长“被下架”(还未过试用期)
- 基于运动想象范式,搭建独特算法,韶脑科技有望将脑卒中康复周期缩短1/3